1. 37000cm威尼斯





    1. 习近平: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习近平 :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必须解决好为谁创造业绩 、创造什么样的业绩、怎样创造业绩的问题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当干部就要干事 ,就要创造业绩,否则是立不住的 。创造业绩 ,必须解决好为谁创造业绩、创造什么样的业绩 、怎样创造业绩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好政绩观问题。  ——2022年3月1日,习近平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要从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抓起 ,树立正确政绩观 ,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 ,强化系统思维和科学谋划,多做为民造福的实事好事,杜绝装样子 、搞花架子、盲目铺摊子。  ——2022年1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  

      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 ,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 ,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 、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

       说到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 。现在 ,一些领导干部做事动机并不那么纯正,把干事和个人名利捆绑在一起 。有的为了获取升迁资本,重显绩轻潜绩、重面子轻里子,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有的为了迎合上级、讨领导欢心,热衷于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有的为了给自己留名、替自己立碑 ,喜欢“做秀”而不是“做事”,热衷于“造势一时”而不是“造福一方”。有的有了一点成绩 ,就伸手向组织要回报,如果三五年没有动静就觉得组织上亏待了他。大家一定要牢记创造业绩的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 ,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上 。  ——2022年3月1日,习近平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保持下去的,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随着党龄增长和职务提升而自然提高的。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 ,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尘褪色  ,久不滋养就会干涸枯萎,很容易走着走着就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要到哪里去,很容易走散了、走丢了。我们查处的那些腐败分子 ,之所以跌入违纪违法的陷阱,从根本上讲就是把初心和使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 ,而是一辈子的事,每个党员都要在思想政治上不断进行检视、剖析 、反思,不断去杂质、除病毒、防污染。  ——2020年1月8日,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心中有党,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作为党的干部,不论在什么地方 、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经得起风浪考验 ,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了、走偏了 。要严守政治纪律,在政治方向 、政治立场、政治言论 、政治行为方面守好规矩,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 。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  ,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 ,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决不允许有令不行 、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  ——2015年1月12日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

      共产党人必须牢记 ,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

      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 ;坚持出实招求实效,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数据造假;坚持打基础利长远 ,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  ——2023年7月5日至7日,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的讲话  

      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我们谋划推进工作,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什么是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 ,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简单化、片面化。  ——2022年3月1日 ,习近平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 、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党员 、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 ,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 、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

      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 、加强科技攻关 、把握宣传思想文化主导权、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开展疫情防控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推进重大改革  、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推动香港由乱转治、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关键就在于以钉钉子精神抓部署 、抓落实、抓督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党员干部一定要真抓实干 ,务实功 、出实招 、求实效 ,善作善成 ,坚决杜绝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的做法。  ——2022年3月1日 ,习近平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担当和作为是一体的 ,不作为就是不担当,有作为就要有担当。做事总是有风险的  ,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四平八稳、顺风顺水的事 。正因为有风险,才需要担当。如果工作都那么好干 ,谁上去都能干,那还要什么担当呢 ?事物往往就是这样,越怕事越容易出事,越想绕道走矛盾就越堵着道 。相反,只有豁得出去、敢闯敢干 ,下定“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的决心,真刀真枪干,矛盾和困难才可能得到解决。  做事要有魄力,为官要有担当。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 ,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大胆地干 、坚决地干,正所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2021年9月1日,习近平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为官避事平生耻 。”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县一级领导要谋几十万、上百万人的改革发展稳定大计,管千头万绪的事务 ,这个舞台足够大 ,刚才你们也说到了,是“芝麻官”千钧担。党把干部放在这样一个岗位上是信任,是重托,要意气风发 、满腔热情干好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不能干一年、两年 、三年还是涛声依旧,全县发展面貌没有变化,每年都是重复昨天的故事  。  ——2015年1月12日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

      来源:滁州理论在线


      Time:2023-08-16 14:40:45  编辑:超级管理员
      RETURN
      




      1. XML地图